-
我们总是试图寻找高利率的产品 却忽略了时间 想要达到目标 早开始比高利率更重要
收益?本金✖️时间✖️利率我们总是试图寻找高利率的产品却忽略了时间想要达到目标早开始比高利率更重要 ...
-
以后绝不在一个月中旬买长期的国债逆回购,月底月初的利率高得我眼红心碎
以后绝不在一个月中旬买长期的国债逆回购,月底月初的利率高得我眼红心碎 ...
-
同业存单发行量继续下降,1Y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均回落。3月27-31日,同业存单发行2018亿元,发行量较前一周的4100亿元继续下降。1年期股份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波动下行,周五下行至2.65%,较前一周五下行2bp。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也在下行,周五下行至2.60%,较前一周五下行6.5bp。 4月3-7日,同业存单到期量1934亿元,到期压力较本周大幅回落。接下来三周同业存单到期量将升至5720亿元、5719亿元和5685亿元,到期压力将再度上升。
末主要大行继续出票,票据利率持续上行,3月31日相对3月24日,1M上行193bp至4.50%,3M上行30bp至2.78%,6M上行16bp至2.59%,9M上行23bp至2.53%。回顾3月票据利率走势,从月初开始小幅波动上行,到最后一周大幅上行。3月末相对3月初,1M、3M、6M和9M分别累计上行205bp、38bp、20bp和37bp。月末最后一周,1M累计上行193bp,上行幅度超过2021年和2022年同期。票据利率上行,一般指向信贷投放量较大。 跨季资金面分化,隔夜利率低位下行,7天利率大幅上行。周一至周四,隔夜利率持续低位,DR001在0.8%-1.1%之间,R001在1.1%-1.3%之间,周五是跨季最后一天,DR001和R001分别上行至1.8%、2.6%,平均值较前一周下行79bp、56bp。DR007全周波动上行,从周一的2.06%上行至周五的2.38%,平均值较前一周上行15bp。R007周一上行至3.12%,周内持续高位上行,周五小幅下行至3.71%,平均值较前一周大幅上行122bp。 同业存单发行量继续下降,1Y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均回落。3月27-31日,同业存单发行2018亿元,发行量较前一周的4100亿元继续下降。1年期股份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波动下行,周五下行至2.65%,较前一周五下行2bp。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也在下行,周五下行至2.60%,较前一周五下行6.5bp。 4月3-7日,同业存单到期量1934亿元,到期压力较本周大幅回落。接下来三周同业存单到期量将升至5720亿元、5719亿元和5685亿元,到期压力将再度上升。 利率互换FR007S1Y继续回落。自2月中旬以来,利率互换快速攀升,3月初达到高点后转为波动下行,本周五FR007S1Y回落至2.35%,较上周五小幅下行3bp。FR007S1Y与7天逆回购的利差回落到35bp。 跨月期间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回落。3月27-31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平均值5.96万亿元,前一周为6.45万亿元,主要是临近跨季,部分机构提前拆借7天和14天资金跨季,隔夜成交量相应下降。 4月3-7日,资金面关注的因素: 第一,3月为财政支出大月,月末财政支出释放的资金,有利于4月初资金利率保持较低位; 第二,逆回购到期11610亿元; 第三,政府债净缴款(发行缴款剔除到期)为1284.2亿元,前一周为654.5亿元。 1 超储影响因素更新 3月27-31日,政府债净缴款为654.5亿元。央行净投放资金8110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1610亿元,到期3500亿元。 4月3-7日,央行逆回购到期11610亿元,政府债净缴款1284.2亿元。 2 公开市场:4月3-7日到期11610亿元 截至本周,逆回购存量11610亿元,MLF存量51090亿元。 3月27-31日,央行净投放资金8110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1610亿元,到期3500亿元。 4月3-7日,逆回购到期11610亿元。 3 政府债:4月3-7日政府债净缴款为1284.2亿元 按缴款日计,4月3-7日政府债净缴款(缴款剔除到期)为1284.2亿元。 4月3-7日,政府债合计发行877.7亿元,其中,国债暂无计划发行,地方债计划发行877.7亿元。 4 同业存单:3月27-31日同业存单净融资-3570亿元 同业存单净融资-3570亿元。3月27-31日,同业存单发行2018亿元,发行量较前一周继续下降,净融资-3570亿元。3月20-24日,同业存单发行4100亿元,净融资-3459亿元。 存单加权发行利率下行至2.60%,加权期限缩短。3月27-31日,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2.60%,较前一周下行3bp。存单加权发行期限6.4个月,前一周为7.8个月,农商行加权发行期限小幅上升,其他类型银行均下降。1年期存单占分类型银行存单总发行量比例,合计26.3%(相对前一周下降20.2pct),9M存单占比16.2%(相对前一周上升7.8pct),本周1Y主要是股份行和城商行发行较多,9M主要是城商行发行较多。 1年期AAA存单收益率下行至2.60%。二级市场方面,3月27-31日,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持续下行,周五下行至2.60%,较前一周五下行6.5bp。一级市场方面,股份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3月24日为2.65%,较前一周五下行2bp。 流动性框架...
-
327降准后,最新银行存款利率和大额存款利率是多少?
目前,七大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65%;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6%;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是2.65%。 而之前2023年一开年,大额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就又降了! 据lilv.wang从多家银行网点了解的情况看,不少银行2023年1月时就再次对大额存单年利率进行了下调。而作为利率风向标的国债也迎来了又一次下调,3年期国债利率为2.28%,7年期国债利率为2.79%,正式进入“2%时代”! 网友纷纷表示:真的不得不感叹,无论怎么努力去理财,都还是跟不上降息的节奏啊! 低利率将成常态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钱除了能被小偷偷走,还会被时代偷走。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低利率已经成为常态,而负利率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还记得吗?最近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银行已多次下调挂牌存款利率,而就在半年多前,3年期的存款利率还能保持在3.15%-3.25%之间。...
-
恰逢一季度末,3月30日,交易所国债逆回购短期利率强劲上升,7天期以内各期限品种利率全部超过4%,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1天期回购利率均超过5%。
恰逢一季度末,3月30日,交易所国债逆回购短期利率强劲上升,7天期以内各期限品种利率全部超过4%,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1天期回购利率均超过5%。 每当临近月末、季末,这种能够“躺赚”的投资机会,可别错过,但“节奏”一定要踩准。 国债逆回购季度末冲高 作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国债逆回购可以说是风险低而收益又相较于活期存款更高,是躺在股票账户中的短期闲置资金最好的投资选择之一。 今年以来,国债逆回购市场的资金价格不温不火,2月底短暂冲高后,持续在低位徘徊。但自3月24日以来,国债逆回购利率开始一路走高。3月29日,上交所1天期品种GC001最高冲上5.500%,深交所1天期品种R001最高冲上6.500%。 3月30日,逆回购利率继续保持强劲走势。其中,上交所1天期品种GC001收报5.465%,2天期品种GC002收报5.235%,3天期品种GC003收报5.165%;深交所1天期品种R001收报5.440%。 为何国债逆回购利率突然飙升?一家中型券商的固收分析师分析称,首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跨季整个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一般而言,月末、季末、年末、大小长假前,流动性会有所收紧,国债逆回购的即时利率就会飙升。其次,单从一周来看,一般利率在周四会飙涨,因为周四理论上利率价格包含了周五至周日3天的资金利率。因此,3月30日逆回购利率飙涨的情况可谓是几重因素叠加形成的。 不过,他同时提醒,国债逆回购利率平时通常较低,不适合作为长期的投资工具。而且,近期的上涨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持续性不强。 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本周以来,央行持续净投放。3月2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数据显示,当日有67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1330亿元。此前的3月27日、2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已分别开展了2550亿元、2780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较上周有所增长,中标利率为2.0%,单日净投放分别为2250亿元、960亿元。 操作简便不影响股票操作 国债逆回购的实际操作非常简单:投资者只需要在交易时段(截至15:30),从交易菜单栏进入交易页面,即可以直接点击“国债逆回购”按钮开始操作。 对大部分股票投资者来说,日常只需参与1天期的逆回购交易即可,以确保次一交易日盘前资金已处于可用状态,不影响股票操作。 操作国债逆回购并无很高的资金门槛。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国债逆回购交易门槛相同,最低只需1000元。但投资者在交易国债逆回购时,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用,手续费一般在0.001%至0.030%之间,有些券商最低收费标准为1元,即在每笔交易不足1元的时候,按照1元收取,不同周期的国债逆回购,费用率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逆回购一天内利率变化较大,投资者不可能保证一次就买到当天较高的利率,而分批下单则可避免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于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而言,分批下单能大概率捕捉到日内较高利率。需提醒投资者的是,一般而言,在下午三点后,逆回购利率多会出现“跳水”。...
-
降责低任准金备评估利率,一方面,会使迫保险公在司负债端提计更多的备准金,影响保公险司当期的利润;另一方面,由预于定利率上也限会同步降低,因此,保行险业新发开的产品须必以更低预的定利率定来价,这导会致新产品定的价升高、收降益低,也会致导市场原产有品大量批停售。 最的后时间窗口,最的后上车机会,且且买珍惜!
降责低任准金备评估利率,一方面,会使迫保险公在司负债端提计更多的备准金,影响保公险司当期的利润;另一方面,由预于定利率上也限会同步降低,因此,保行险业新发开的产品须必以更低预的定利率定来价,这导会致新产品定的价升高、收降益低,也会致导市场原产有品大量批停售。最的后时间窗口,最的后上车机会,且且买珍惜!...
-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持续降息,导致大额存单的利率也下调了。如今,有消息透露,大额存单利率很可能再次迎来下调。见此状,不少人急于将存款变成保单。但同时也有很多投资者心生质疑,这真的是最划算的选择吗?鉴于此,本文介绍几种比存款变保单更划算更合适的理财选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持续降息,导致大额存单的利率也下调了。如今,有消息透露,大额存单利率很可能再次迎来下调。见此状,不少人急于将存款变成保单。但同时也有很多投资者心生质疑,这真的是最划算的选择吗?鉴于此,本文介绍几种比存款变保单更划算更合适的理财选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直以来,银行存款都是我国居民首选的资金保值增值理财工具。尤其是大额存单,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因为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后,大额存单是市场上少见能够保本保息、流动性强且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热情高涨,甚至还造成“一单难抢”的现象。 然而,从去年开始,大额存单利率经过两次下调,已经下行至3%左右,现在又有进一步下调的消息传出,这让不少投资者感叹,把钱存银行几乎没有太大价值了,甚至还有投资者产生了把存单变保单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有内行人透露:想要长期稳定获得收益,其实还有更好的理财选择。 一、结构性存款 银行除了常见的存款产品,还有一些特殊的存款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虽然受《存款保险》保障,但因为一部分资金存于定期,一部分资金投资于金融衍生品,所以能够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基础上,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也正因如此,结构性存款的最终收益并不稳定,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收益为零,或者只能拿较少利息的情况。不过,从以往的整体收益情况来看,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基本都能达到3%~5%,运气好还有可能超过5%。 另外,结构性存款也是有起存金额要求的,基本为1万元、或者5万元。而且期限选择也比较多,但都在1年以下(包括1年)。从某些方面来看,与存大额存单相比,结构性存款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如果投资者想要购买,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二、外贸经济平台至臻海购 由于外贸一直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重点,所以投资者也可紧跟政策的方向进行投资,比如一些顺应稳外贸政策东风新兴的外贸经济平台,既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同时还能让投资者共享更多的红利。 特别是至臻海购平台的商品代销,理念基于共享共建,模式符合政策发展方向,形式依附于进口快消品的实物交易和新零售多渠道,让投资者买完代销商品以后,在30天的期限,可获到1%的商品利润,从而实现安全稳定拿高息。 总之,在低利率将成未来大趋势的背景下,大额存单利率很可能再次下调。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仅通过银行存款理财,显然是不行的,应合理配置一些低风险有望获高息的结构性存款,或者参与有政策支持的至臻平台的商品代销,才能让资金安全稳定得到更好的增值。...
-
随着加息周期的持续,欧洲银行存款持续外流,储户不断把存款转移到利率更高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债券中。 根据欧洲央行周一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的五个月里,欧元区银行存款净流出2140亿欧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加息周期的持续,欧洲银行存款持续外流,储户不断把存款转移到利率更高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债券中。根据欧洲央行周一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的五个月里,欧元区银行存款净流出2140亿欧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在2月,欧元区银行的存款就减少714亿欧元,其中家庭存款减少了206亿欧元,均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这表明,早在3月的银行业危机爆发之前,储户就已经在加速提取存款。存款转移主要是因为银行利率低。尽管欧洲央行加息步履不停,但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没有跟上,欧洲央行本月将活期存款利率提高到3%,但根据存款经纪机构Raisin的数据,德国商业银行的最高活期利率为1.6%。部分存款流向了利率更高的货币基金,还有一部分转回了银行。2月,欧元区银行的两年定期存款增加了830亿欧元,过去半年里增加了4763亿欧元;此外,欧元区银行也在过去六个月里发行了1550亿欧元的债券来充实资本,其中超过2/3是长期债券。...
-
近年来,由于市场利率趋势性下行和权益市场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3.66%、3.47%、3.76%,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为2.82%、1.56%、1.83%。
评估利率下调信号值得关注 据了解,监管部门此次调研共涉及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具体来看,一是人身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情况,包括普通险预定利率分布、分红险预定利率和分红水平、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情况、销售费用情况;二是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包括历史投资收益水平、负债与资产期限匹配、成本收益匹配情况等;三是对公司负债成本合理性的判断,如果认为负债成本不合理,需说明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四是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对新产品定价、存量业务退保、销售行为、市场竞争变化分析等的影响;五是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行业的影响;六是对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负债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夏昌盛表示,此次调研是监管部门对人身险行业负债、资产情况的一次摸底,后续预计将针对调研情况出台相关应对举措。 在受访专家看来,下调传统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信号值得关注。 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将在充分考虑负债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对市场利率未来走势、行业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的判断确定评估利率参考值,并结合人身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意见,适时调整评估利率水平。同时,针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 近年来,由于市场利率趋势性下行和权益市场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3.66%、3.47%、3.76%,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为2.82%、1.56%、1.83%。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当前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具备下调的外部条件。随着市场竞品收益率中枢逐步下行,未来预定利率将跟随评估利率下行。 将带来多重影响 2022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3.21万亿元。若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将给这一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李文中表示:“首先,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会促使保险公司调低保险产品定价的预定利率,降低负债成本。其次,保险公司调低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险产品的价格上涨,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市场竞争力会下降。再次,保险公司调低预定利率还有可能诱发退保,特别是当市场利率在短期内快速转向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流动性风险。” “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一方面,会迫使保险公司在负债端计提更多的准备金,影响保险公司当期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预定利率上限也会同步降低,因此,保险行业新开发的产品必须以更低的预定利率来定价,这会导致新产品的定价升高、收益降低,也会导致市场原有产品大批量停售。”牟剑群预计。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从短期来看,引导降低负债成本或刺激产品销售,尤其是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从中期来看,预定利率跟随评估利率下行,保险公司分红险占比提升,传统险业务占比下降,虽然储蓄型业务吸引力略有下降,但分红险占比提升有望缓解人身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寿险产品本身保本属性有望进一步强化。从长期来看,有望引导人身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座谈会的召开,释放出监管部门防范利差损风险的信号,叠加此前监管部门规范增额终身寿险市场竞争乱象,聚焦长期储蓄和保障型产品将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夏昌盛表示,在居民储蓄需求依旧较大且《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将于今年6月30日起施行的背景下,短期传统型储蓄险仍会是人身险公司的主推产品。保险公司可着力推动“年金险+万能账户”的组合。长期来看,低保证利率高预期回报的分红险、变额年金或变额寿险或是未来人身险产品的创新方向。...
-
其实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大同小异,根据2023年最新的农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来看:三年期为2.60%,五年期为2.65%。其他几个银行数据也几乎相同。 相比于过去,这样的利率实在算不上高,但是聊胜于无。五年期利率各大银行都差不多,都在2,75%上下。但是,近期却有两家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了4%。分别是晋商银行(4.50%)和盛京银行(4.22%)。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十分热衷于把手中的闲钱存进银行。毕竟只有银行卡上不断增长的数字,才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何把钱放在银行还能有最高的收益,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其实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大同小异,根据2023年最新的农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来看:三年期为2.60%,五年期为2.65%。其他几个银行数据也几乎相同。 相比于过去,这样的利率实在算不上高,但是聊胜于无。五年期利率各大银行都差不多,都在2,75%上下。但是,近期却有两家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了4%。分别是晋商银行(4.50%)和盛京银行(4.22%)。 晋商银行前身是山西省太原市商业银行,后来经过改制成为了今天的晋商银行。盛京银行则是沈阳市商业银行改革而来。 目前来说,七大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5%,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65%, 2年期是2.15%,3年期是2.6%, 5年期是2.65%。不仅仅是存款利率下降了,2023年刚开始国债和大额存款的利率也在下降,通过对比多家银行网点的情况来看,3年期国债利率为2.28%,7年期国债利率为2.79%,正式进入“2%时代”。 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息,要么就选择延长存款期限,要么就是手中有大额的存款,能够选择利率较高的大额存款利息。在一些地方银行,大额存款利率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四点几。如果手中有二十万以上存款的朋友,不妨选择购买大额存单,让钱生钱。当然大额存款也不是无门槛的,最低购买金额就是二十万。二十万起存的利率和一百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又会有所不同。 具体的可以到相关营业网点咨询柜台工作人员。心动的朋友最好早点下手,毕竟各个银行的大额存单名额都是有限的,越高利率的大额存单就越抢手。 看完上述利率后大家想必都在不断感慨,无论怎么努力,好像都赶不上降息的速度。过去把钱放在银行里还有可观的利益回报。但如今把钱放在银行里,利益却越来越少,除了一些小地方的商业银行利率稍微可观一点,其他国有大行的利率都维持在3%以下,超过4%的利率也是数年之前。不禁悔恨当年的我对4%的利率不屑一顾,如今的我高攀不起。 因为翻看过去的数据可以得知,在1990年,我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曾经高达10%。这样的数据放在今天想都不敢想,但在当时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数据。此后几十年,每一年我国银行利率都在不断下调。 随着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负利率时代迟早会到来。当你把钱放进银行的时候肯定不会想过贬值这个问题,但你的钱值不值钱、值多少钱终究不是你说了算,而是这个时代。因此,趁着现在利率还不算很低的情况下,作为普通人来说,把钱放进银行才是最好的选择。...